关键词:绩效工资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表述: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所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以及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其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
人民时评:人民时评:绩效工资要“敞开门、打开窗”
实施绩效工资,与广大职工的利益,最为切身相关。我们有理由要求一扇“窗”,透过这扇透光透气的窗,广大职工看得见事、说得上话甚至插得上手。在与绩效工资密切相关的岗位评定、绩效评估与福利保障等方面,职工要有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
同时,我们也期待,这次工资改革能够力避“自说自话”。实施绩效工资,如果仍然是自己定、自己评,考虑到事业单位的复杂状况与“自我动刀”所需要的巨大勇气,难免会变成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最终仍是“表面冒个泡,里面不动摇”的“煮粥”状况。因此,在“打开窗”的基础上,还需要“敞开门”,在方案制定与实施上,尽可能公开透明,让社会公众监督;在考核评定中,还可以适时引入专业第三方参与,增强绩效工资的科学性与权威性